【学风建设进行时】绽放的生命之花——生命科学学院学风建设侧记

凌晨1点的生命科学楼突然停电,整栋楼都融入了夜色。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三楼303实验室里却透出些许微弱的灯光,不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此景此声,与这宁静的夜晚格格不入。

  原来,2014级生物技术专业的吴凡和他的实验搭档还在303实验室中借用手机灯光完成当今剩下的1/3实验任务。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夜之城,源于学风。已经考取四川大学研究生的他是首批通过生命科学节走进实验室的生科学子,他和学院其他走进实验室的学子们一起用持久的学习热情、不懈的科研坚持把生科楼变成了不夜城

  兴趣引导启春耕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建立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成为了学院学风建设的首要命题。畅游实验园地、感悟科研魅力趣玩神奇实验、享乐生命秘境赏析生物电影、破译生命密码探究微观世界、创作多彩生命植物闯关大赛等系列活动应运而生,引导生科学子认知专业、树立目标,建立兴趣,为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4级生物科学专业的周子仪已经拿到了包括爱丁堡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的4所顶尖大学的5offer(其中格拉斯哥大学2份)。四年前刚进校的我和许多新生一样,很迷茫,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她说,我很幸运,得到了天赐良机。正好赶上学院第一届生命科学节的开展,当时畅游实验园地活动提供了许多实验室资讯、研究方向、老师信息等,最终我进入王勤老师的野生动物保护课题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藏宝阁生物技术201703班陈涵曦同学因参加植物闯关大赛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寻找识别植物的过程中产生浓厚兴趣,因此提前选修了植物学。争取进入植物学实验室,参与植物相关研究。

  每月一次的电影沙龙,学院都会邀请专业课老师从专业视角进行评述与讲解,让同学们从全新的角度审视电影。一年一度的微观世界创作大赛,则让生科学子用眼、用手、用心去认识生命、记录生命、感悟生命。这些活动不仅成为培养学院学子专业兴趣的利器,也不断激发全校同学对生命科学的热爱。今年的130余份微观世界创作大赛作品中就有不少来自管理学院、资源学院、食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学院的参赛作品。

  营造氛围助成长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班级是为学生营造成长成才的重要群体氛围,小班学风建设成为全院学风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为此,学院以小班自治为主导,以班主任、三岗党员、小班班助三个层面帮扶为辅助,不断建设良好班风;同时以优秀室友影响为动力,形成良好寝室氛围;在此基础上,相约归国教师、聆听留学故事对话优秀校友、共享成长历程、考研保研出国留学座谈会,优秀学生交流会等活动加强了与优秀师生之间的交流,树立榜样力量,向全院同学传递学习的金钥匙

  生物技术201702班在班主任、班助及三岗党员的共同引领下,自主制定并实施多项班风建设措施:全班实行操行分机制,明确加减分项目,得分成为小班成员考评重要参考依据;以寝室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同时建立优+劣互助机制,每周三次自习助力专业学习;一寝一心理委员的设置有效地促进了全班积极学习状态、良好生活态度的形成;经过近一年的坚持,班风、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期末班级必修课加权平均分84.067,位于同年级同专业第一。英语四级过级率54.3%,其中500分以上10人。在各种活动中,共获奖28项,其中校级奖项11人次,7人荣获一等奖,院级奖项8人次。

  一年前的研霸508”寝室在生命科学学院并不是后无来者的传说。每天早晨七点多,19舍生物工程专业A108的同学们就已经陆续离开寝室各自前往图书馆、实验室、考研教室等地方开始一天的学习,直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回寝室。宿舍成员曾获挑战杯校内三等奖;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生环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生物学知识与实验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川大人体与微生物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等多项荣誉。该宿舍的何梦婷更在今年年初代表学院IGEM团队赴美参加全球IGEM比赛,收获铜奖。她说:在实验室熬夜是很平常的一件事,经常测一组数据就需要10个小时,大家也会牺牲暑假时间,整个团队轮流回家以保证实验的进行。

  19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的B108亦是有名的学霸寝。寝室成员严旭红说:常常有一种全寝室都在学习,如果自己不学习是件非常不好的事情的感觉。”“感觉来这个寝室之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在以前那个寝室的时候只关注吃的、想着怎么好玩儿。进来后却是两个世界,开始觉得她们就像外星来的生物,但不知不觉自己也变成她们的模样。大一下学期进入B108寝室的王昶同学笑着说道。

  躬耕不辍喜绽放

  一路躬耕不辍,浇灌一寸寸育人的希望之壤,才能孕育一朵朵绽放的生命之花。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即将前往华东师大读研的陈韬说:不会科研的舞者不是好学霸。他曾获四川省第十四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发表CSCD论文一篇,曾任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分团副团长,参与完成校内各大文艺晚会二十余场。他从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荣获2016-2017学年度优秀大学生标兵,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句话。

  三年必修综测双第一的赵雨晴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二,导师袁明教授为第一作者)在《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杂志发表影响因子达到6.825学术论文,选择继续留在川农深造的她在自己写给学校的一首情诗中写到:川农,遇见你,从此我的DNA里就插入了一段幸福基因,于我们相识的那一刻被启动子起始表达。我不害怕缺少终止密码子,因为我将一生转录与你的幸福故事!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朱长文谈到,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以创建优良学风为目标,以生命科学节文化育人和生科人·未来技能提升为平台,目前初步形成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组织、学院教师和学生家长多维联动的学风建设格局。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其路漫长。学风建设这朵生命之花还需要在今后的困难帮扶行“‘玩机治理行等学风建设活动中不断地培育,不断地建设,才能得到更加绚烂地绽放,才能孕育出更多的生命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