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浓郁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生命科学学院于1月14日在雅安校区12教109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植物代谢调控与抗逆”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学院“苦荞次生代谢与抗逆”、“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团队的部分2022届毕业生汇报了毕业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植物学系和生物物理学系(植物方向)师生10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由学院副院长刘江教授主持。
(学术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13位研究生围绕苦荞活性成分评价、木质素代谢与果荚开裂、类黄酮转录调控,大豆异黄酮代谢与抗旱、耐荫机理等相关内容做了学术报告。与会人员对报告人研究工作的严谨性、新颖性、结论可靠性以及工作量、研究深度等进行了质疑讨论,并就试验的进一步完善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提出了宝贵意见。经专家现场评审打分,论坛共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三等奖各3名,周诚同学《ABCG介导半根干旱胁迫大豆气孔开闭调控的分子机理》荣获本次学术论坛特等奖。学校首届优秀教师标兵、学院教代会主席陈惠教授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
(陈惠教授为获奖研究生颁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吴琦教授作了总结点评,他指出,“大豆代谢”团队以国家亟需为研究导向,不仅采用了农学和生态学研究方法,还更多地融入了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研究有内涵、有深度;“苦荞代谢”团队的研究则更偏向于代谢调控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研究,分子技术扎实,但不够接地气。“苦荞”和“大豆”代谢团队的研究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希望以此次学术论坛为契机,促进相关团队教师、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各自的不足,取长补短,取得“顶天立地”的学术成果。
最后,刘江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代表学院向参与此次论坛的专家老师表示衷心感谢,从“既定、规划和实践”三大块九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研究生科研工作的“9个1”内涵;并从工作效率、科学性、创新性等方面强调了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他指出,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在学术交流中碰撞思维、拓展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有限的研究生涯里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科研工作者也须厘清技术性和科学性的区别,基础科研工作不是简单地完成技术指标,而是要通过系统的试验设计和严密的论证过程,揭示技术规律背后的深刻作用机理,这要求“论证充分、严丝合缝”,而各部分试验绝非独立割裂,一定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要“环环相扣、顺理成章”地讲好一个有趣故事。他进一步指出,要在“变量中求增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激烈竞争中维持恒量、追求变量,做别人不想做、不敢做的科研,敢于挑战传统认知,通过差异性发展实现创新性突破。他还强调,周遭环境、科研条件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要看到问题和不足,更要看到未来和希望,办法总比问题多,希望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改变能够改变的”。他最后强调,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要获得成功和提升,勤奋是重要的必需条件,但大家都要务必警醒“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希望大家在纷繁琐事中抽出时间思考,不要“假装自己很忙、很勤奋”,不要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学院将积极提供条件、搭建平台,让所有研究生都有机会上台作学术交流,所有青年教师都有途径履行学术义务,所有生科人都有条件提升科研素养,有“内卷”的能力,无“躺平”的理由!
(吴琦教授、刘江副院长作总结发言)
本次论坛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大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了更加理性、全面、客观的认识,对学科互补、勇于创新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据悉,此次学术论坛是生命科学学院开展院级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学院着手制订了《院级系列学术活动实施意见》,将从2022年开始有针对性地持续开展三个层面的学术活动,包括:1、“专业质控论坛”,报告人为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同学,将根据课题内容分组汇报研究进展,在每年春节前后对毕业论文进行质控把关,以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2、“专业交叉论坛”,报告人为青年教师和博士后,将在每年暑假期间邀请不同专业青年教师参与研讨,以交叉课题激发科研思维;3、“专业基金论坛”,报告人为当年及未来1-2年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教师,主要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项目选题论证,着力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提高项目命中率。此外,结合学院承办的“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等本科层面的品牌活动,使学术交流贯穿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等各个层面,全方位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切实提升科研水平,为我校生物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