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研制大豆“操作系统”

得知自己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江说:“这完全是团队的荣誉,我个人真是受之有愧。苦和累都被前辈们受了,荣誉却让我得了。”

良种要配良法

身为医学学士、农学硕士、药学博士的刘江,是个不折不扣的跨学科“青椒”。“背景复杂”的他最终走进了栽培学科的大门,这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有关。

2013年,刚获得药学博士学位的刘江发现,杨文钰开展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有望缓解大豆种植用地紧张的难题。同时他被杨文钰严谨务实的精神打动,毅然放弃了深耕多年的药学研究,全身心投入大豆栽培科研。

“栽培学科长期处于被轻视的状态,但实际上它的重要性超乎想象。一直以来,大众更关注育种,但在农业领域,除了良种还有良法,良种配良法才能实现高产。”刘江说,“就像杨老师讲的,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栽培技术就是‘操作系统’。”

就这样,认准栽培研究的刘江加入了杨文钰团队。

跨入新领域,刘江却不想从零开始,他想把药学知识融入作物栽培研究,但在如何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上,他犯了难。

“相关参考资料很少,基本属于空白状态。既然别人不做,那我来做。”刘江决定闯入这块交叉领域。

“那时,我读了两本专著——《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应用》和学界专家闫凤鸣主编的《化学生态学》,它们带给我很多思考。后来我有幸见到闫凤鸣教授,他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支持我做有特色的研究。”刘江说,跟前辈的交流让他更加坚定了在作物栽培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刘江撰写的学术专著——《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得以出版。书中详细记录了刘江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手段融入作物栽培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让一亩地种出两亩地的粮

当前,我国大豆自给不足、大量依赖进口,已成为困扰国家粮油安全的“卡脖子”难题。

于是,刘江跟随团队成员一起绞尽脑汁,通过创新农作物间套作模式提高大豆产能。

农作物间套作最早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目前已创新发展为两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选配品种是核心要点之一。“我们要挖掘大豆耐荫调控基因,创制耐荫大豆材料、培育耐荫大豆新品种,从而优化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刘江说。

同时,要实现这一种植模式,还需选配叶片收敛型的玉米品种。“收敛型玉米长得相对矮一些,且叶片直立,对阳光的遮挡也更少;再通过扩宽玉米和大豆之间的间距,大豆就可以接收更多光照,同时配合种植耐荫型大豆品种,大豆长势就更好了。”刘江说。

然而,间距扩宽会导致单位面积内玉米和大豆的株数下降,群体产量受到影响,怎么办?

为解决这一难题,刘江和团队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了“缩株保密”技术,即将玉米和大豆的株距缩小,保证单位面积作物种植密度,从而避免产量降低。

“最终,我们实现了复合种植玉米产量与当地净作玉米产量基本相当,同时每亩地还能多收100—150公斤的大豆,而大豆的全国平均亩产量只有130公斤;因此,就相当于在1亩地里面种出了1.5亩甚至两亩地的粮食。”刘江说。

经过20余年的攻关,难闯的科研关都过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已日臻成熟。可刘江和同事们却发现,在推动技术成果落地过程中,最难改变的其实是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种植习惯。

“比如,在推广‘缩株保密’技术时,有些人听到这个技术就觉得,这么高的种植密度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其实该技术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论证。”刘江说,“有些人则会自作主张降低密度,或者不按照优化的田间配置参数进行播种,最后影响了产量。”

为了说服老乡,刘江和团队成员用了最“笨”的办法。“我们就在各地示范点蹲守,看着农民种。”刘江笑道。

回首过往,刘江觉得,团队能取得一些成绩都要归功于他们的专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搞科研更要有家国情怀。”刘江说。在他看来,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要做国家最急需、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原载自: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3-05/04/content_55271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