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生科人的故事】黄燕:教书育德,良师益友

人物简介:黄燕,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植物学系副主任,植物学实验室主任,2014年5月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植物遗传学专业。以第一作者分别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和SCI收录期刊《Plant Cell》发表文章,累计影响因子28.74,2014年作为学术骨干引进到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以拟南芥为对象,开展抗病相关的基因调控、蛋白互作和信号转导等研究。

为师:以人为本

日常生活中的黄燕与学生相处得十分融洽,既没有“海归”的架子,也没有非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代沟。“我和他们的交流更像是一种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我也很喜欢这种感觉。”她说。

“师生平等,不分彼此”是她一直秉持的师生理念。在与同学相处方面,她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们也爱和她开一些小玩笑。对此,她丝毫不觉得生气,认为这种方式反而能更好地和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所以他们经常有什么事就告诉我,我也很乐意去帮助他们。”提到她的学生时,黄燕的脸上一直满怀笑意。黄燕所在实验室的学生私下会叫她“黄姐姐”,因为每次黄老师出差回来都会给他们带各种零食和特产。

学生在黄燕心中永远占据着主要位置。虽然黄老师事务特别多,但是不管多忙,她从来不缺席组会,关心每个人的科研进展。她经常讲,不要把组会汇报当成一个任务,要把它当做一个跟大家分享研究进展及得到同门指导、获得进步的重要过程,分享越多,进步越快,这是独自埋头看文献做实验不可能得到的进步。对于学生们的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她也总是细心地帮每一个学生修改指导,不落下任何一个人。学生们的邮箱里也就时常会有时间标注为晚上或周末和黄老师的来往信件。大到文章的写作结构问题,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她都一一修订,从不放过。

科研:共同探索

回到国内的黄燕,基于对植物学的热爱,选择和学生一起建立之前川农所没有的植物学分子体系。建立初期,由于和国外实验条件的差距、购买试剂来源不同等问题,几乎所有国外运行良好的实验体系都需要在国内重新摸索条件,可谓困难重重。那个时候的黄燕和同学们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科研人常说的“做科学研究,往往90%都是失败的,只要能有10%成功那就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回忆起那段经历,黄燕印象最深的就是刚开始和同学们做基因克隆的实验,所有实验操作一直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但一直没有得到好的实验结果。不甘心的同学们测试了所有试剂,试验了各种不同环境,可是同样的东西在雅安做实验做不出来,带到成都、上海的实验室就完全没问题。于是同学们开始烦躁,甚至一度变得颓废,身为指导老师的黄燕当然选择鼓励大家继续试验。这样持续折腾了大半年,大家用尽十八班武艺也没能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直到某天偶然一位学生把实验带回寝室做出结果,大家才发现问题可能出在电源上。原因找到后,问题也就相继迎刃而解,他们的分子克隆实验顺利进行了。针对这件事情,大家还相互打趣“实验楼可能磁场不行”。

对于刚刚接触科研的本科生而言,黄老师认为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至关重要。“做不做得好实验是能力问题,这可以慢慢培养,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更多是态度问题” 于是,这句话就成了黄燕指导本科生时的口头禅。“每次黄老师带领我们做实验时,我们都收获颇多。”来自黄老师实验室的杜同学感慨道,“每次实验做不出来结果‘离奇’到分析不出来原因时,她总是和我们一起寻找问题所在,寻找解决的办法,这种一起共同探索科研的感觉真的超棒!”

从教:与时俱进

“生物学研究领域变化万千,多听学术讲座报告,多去实验室看看,交流才能更好地跟上生物领域的发展变化。”这是黄燕从2014年开始任教到现在的体会。

黄燕主讲《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在每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虽然都是教授同一门课程,但她并没有讲成“老油条”的样子,而是每一学期都把这门课程当成一门新的课程来备课,坚持对教材背后的东西和学科的新进展做思考和研究,不断更新课件PPT,更改新教学方案,只为让学生吸取到更多知识。在黄老师的课堂上,除了纯粹理论性的知识,更多的是相关事例的介绍。为了给学生一个知识系统,实现教学相长,他把科研与教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使复杂的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即使讲授的是最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听后也觉得是有深度的。黄燕老师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学以致用,挖掘到知识的真谛。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他总会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勤思辨、多提问,培养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的精神。“

“黄老师讲课条理清晰,PPT制作有逻辑,她的课很有新意,总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家都很喜欢的老师之一。”上过黄燕课的学生如是评价。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也一直还在追求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行。”未来的黄老师还会解锁新的教学方式,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