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陈惠教授主持的一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4月20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陈惠教授主持的“基因工程技术创制新型饲用植酸酶和纤维素酶”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成果由我校与四川大学共同完成。鉴定会由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长康铭主持。
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副处长李素莲、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调研员史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曾宪垠研究员、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红宁教授等出席会议。

鉴定委员会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大平研究员、四川省农科院郑林用研究员、四川省农业厅兰明建高级畜牧师、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陈功高级工程师、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郑玉才教授、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李玉锋教授、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张纯研究员等7位专家组成。

该项目针对饲用植酸酶和纤维素酶耐热性差和pH作用范围窄的技术瓶颈,筛选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酸酶(酸性植酸酶、中性植酸酶),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外切葡聚糖酶)的天然高产酶菌株5株,并在国内首次克隆了植酸酶phyA和phyC基因,纤维素酶End、pgl和cbhB等基因。其次,该项目采用定点突变、结构延伸突变、DNA改组等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对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进行改造和定向进化;建立了植酸酶和纤维素酶高通量定向筛选技术平台;其开展了酸性植酸酶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和内切葡聚糖酶巨大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发酵工艺研究,发酵酶活为出发菌株产酶活性的921倍和48倍,试制了酸性植酸酶和内切葡聚糖酶酶制剂。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先进,结果可信,创新性突出,研究成果对于新型饲用植酸酶和纤维素酶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